优质内容早“知到”立即打开

春蚕到死丝方尽

黄天中·华侨大学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大家好,真的很高兴又来到了我们今天的《熊大爷话生涯》。今天,我要为各位分享的这个故事,题目是《春蚕到死丝方尽》。

在二战期间,盟军司令美国麦帅将军(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的一句名言就是“The old soldier’s never die!(老兵不死!)”。是的!今天,我就想用这个来跟各位说说,“老兵不死”应该是指精神不死,是指他的所作所为对历史负责任,对自己的承诺、对自己的价值观的一种表态,但是他会凋零。人之万物,宇宙的所有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周期。

今天要跟各位谈的是,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当中,在我们真正地凋零之前,从生命充满了活力渐渐地到了枯萎,到了最后的凋零,有一个过程。这个时候就看,我们怎么样去没有抱怨,只有面对。因为凋零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树木都有凋零的一天,树叶终会落下,但每一片落叶都带着对大地母亲的感恩,归入了她的怀抱,但是却滋润了这块土地,也孕育了新的生命,等待来年的重生。

今天,我要跟各位谈的就是,在凋零之前怎么样朝着“老兵不死”的精神,构成我们自己的人生观或价值观。我刚刚跟云南财经大学库克班的毕业生进行了一年一度的生涯规划毕业制作的面谈。在那一刹那,我突然间感觉到,在同样的那个地方,对着不同的同学,已经是18个寒暑。我突然间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候鸟,到了毕业季的前夕,我就很自然地回到了那里,跟每个学生谈他们大一、大二、大三时所想跟现在毕业要去做什么。一年又一年地经过了这样的过程,看到了他们毕业之后过年或者假日的时候会发一些微信来,看到他们后面的成长,真的有十八年如一日的感觉。但是,有的时候跟朋友、同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看到他们在60岁左右退休,然后工作上从原有的那种忙碌,结果就离开了第一线的工作;有的因为长期的工作产生了一种倦怠而离开了那份工作。也有同事或者同学问我“你不累吗?”“你什么时候退休?”。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工作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退休呢?我不明白他们,如同有些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还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一直坚持。如果做这件事情不开心,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梦想,我可能也会像其他的朋友一样退休或者换个工作岗位或者什么的。

我发现,那么多的老战友们一批又一批地离开了第一线。结果呢,在我的生活里,我永远能看到新的憧憬、希望。时间证明一件事情,就是每一年的新生进来,我都承诺一定要陪他们到毕业。所以,在我的工作上没有感觉到所谓的工作倦怠。因为我一直在做我自己能够胜任、自己感到愉快的工作,所以不大容易产生所谓一般情绪上的冲突、矛盾,甚至于更严重的还有一种煎熬。

我要跟各位谈的就是什么叫做工作倦怠。工作倦怠就是职业枯竭,也就是燃尽了、燃光了,烧光的意思。通常发生在人际接触频繁、密切的服务性职业中,因为持续的工作压力、消极的情绪体验会造成身心疲惫和消耗状态。当然,这是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厌倦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所以,职业枯竭可能表现在一种身体的疲劳、情绪的低落、创造力的衰竭、价值感的降低。工作上的消极状态还会慢慢地影响整个的生活状态。

当你遇见工作倦怠的时候,当你想要半途而废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你坚持走到现在。对我来讲,教育是良心的事业。事实上,我一直抱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信念,坚持走在自己信仰的路上。

我觉得在我的工作当中没有遇到这种冲突矛盾所带来的对我心理健康上的影响,因为我一直是在有正能量的环境里面,看到了同学的参与跟成长。在今天的故事里,想给各位一些小小的建议:第一个,你一定要选择一份你自己胜任、愉快的工作;第二个,你要选择信任。“信任”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你要信任自己,信任你工作的单位,你要信任我们所居住的社会,更要信任我们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国家,而且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而且,我们要选择一个有希望与梦想的工作,不忘初心,也就是我们在学校所做的许许多多的承诺,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尝试、去努力。这样的话,或许会减少一些工作倦怠的可能性吧。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的《熊大爷话生涯》就讲到这儿,谢谢你的收听。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