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内容早“知到”立即打开

我的两个大一

黄天中·华侨大学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又到了《熊大爷话生涯》的时间。今天,我要为各位讲的故事是《我的两个大一》。

别人读一个大一就够了,为什么我会读两个大一呢?其实,也不是我自己希望的,也不是故意的,但是就发生在我的大学生活里。刚开始,我去考台湾的各个高校,真的很不好意思,我落榜了。家里希望还是继续读;另外一个原因,学费蛮贵的,我们从大陆去台湾的,经济上并不宽裕,所以选择了另外一个机会,就是去考军校。我很顺利地被录取到陆军兵工学院。当时,陆军兵工学院主要是工科,我报考的是电机工程专业。问题是,读了一年,发现自己微积分也不行,数学也不行。而且,当时一天到晚都要去拉计算尺。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样的科技设备。所以,读工科的学生,除非你真的很有兴趣或者耐力,才做得下来。总而言之,我就读了一年,是因为没有考取一般的大学,再说读军校又不要钱,每个月还可以拿一点零用金之类的。经济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实质的、精神的,或者是个人在寻找一种这是不是我将来一辈子要过的生活或者从事的工作的时候,就非常纠结。最后,说好听的,就休学了;不好听的就是被陆军兵工学院退了。

那个时候真的蛮失望,万念俱灰,而且觉得自己的前途真的非常暗淡、茫然,找不到方向,摸不到任何感觉。就在这个时候,报纸上有一个广告,我整个有了新的希望。当时的淡江大学,那个时候叫“淡江文理学院”,有招考插班生。插班生的意思就是说,大一读的可以进行学分转移,可以进行课程的互认,等等,但是要参加转学考试。所以,我就报考了淡江文理学院数学系的插班生考试。结果,也是不好意思,我考的是“被取”。什么叫“备取”呢?就是“正取”没有报到,才录取“备取”。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候应该是“被取”第18名。老天真的是很眷顾我,正式考取的人可能又考到别的学校去了,都已经开学一个多礼拜了,发现数学系还有缺,就把我补上去了。我当然很高兴,就准备好好读数学系。可是,刚读没几个礼拜,发现数学跟电机虽然一个是工科、一个是理科,但是还是要跟数字打交道,还是拉计算尺。还是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我的系主任就问我:“什么叫微积分?”我问他:“你为什么要问我?”他说:“你连微积分是微分跟积分都搞不清楚。”我还反过来问系主任:“干嘛要分开来?微积分就微积分嘛!”系主任一气,不喜欢我,我也开始对数学第二次恐惧。不管怎么样,我就从数学系被转到了英文系,就这样,就在淡江把英文系念完了。

虽然我读了两个大一,而且一个是理科、一个是工科,但是我发现我真的没有办法胜任,我没有办法胜任,我就不愉快。所以,现在我们在谈生涯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谈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性质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工作能不能让你感觉到胜任、愉快。托尔斯泰说,人就是一条河,河里的水流到哪儿倒还是水,但是河有窄的,有宽的,有平净的,有清澈的,有冰冷的,有混浊的,有温暖的等。人也是一样。当然,他说的的确很对,因为人的能力本来就有大小,兴趣各有不同,只要我们自己不随便地放弃,而且不断地尝试、体验,才会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就像我,也花了两三年才发现喜欢文科,而不是理工。人啊,有的时候就像路,有宽的时候,也有窄的时候,有上坡的时候,也有下坡的时候,甚至有的时候还会荆棘丛生,令人束手无策。这个时候,你要定下心来,尝试着去找属于自己的路。久了,你就会体会到参与之后的那种属于自己的真正喜悦。

这些年来,我一直最喜欢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时,我对英文没有什么概念,尤其一上来要去念莎士比亚,又想改。那个时候,我妈妈跟我讲:“你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可以选了,什么你都念完了,你还要转。”回想起来,还好留在英文系,最后毕业了。也就是一直念,从不会到后来蛮喜欢的,就行成了自己的路。

在今天这个故事中,想跟各位谈生涯。人的一生千回百转之后,你还是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所以,没有失败的人,只有放弃的人。在人生的路上,在生涯在路上,我们慢慢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自己参与,找到胜任而愉快的,那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涯。

谢谢您的收听,谢谢。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