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各位朋友,谢谢各位又来到了我们今天的《熊大爷话生涯》。今天,我要为各位讲的故事是《旁听生》。
或许,“旁听生”这三个字对有些人可能比较陌生,就是没有被正式录取,而是试读,要达到学校所有的试读要求才正式录取。我在1965年的时候存够一年的学费,还不够吃住,就已经非常冲动,想要到美国读研究生。到处申请的时候都被拒绝,主要的原因是我本科的时候总平均只有61.27。美国的研究所都是要求蛮高的。所以,几乎所有的信都是这样回答我:“Thank you very much”,然后来一个“but”。前面都讲得很客气,“谢谢来信申请,你的表格我们收到了”,来个“but”就没有了,本校要求什么什么,你不符合标准。只有一个学校,这个学校在美国乔治亚州的梅冈城。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就在那儿附近,就叫做《乱世佳人》。那个电影的英文名字叫“Gone with the Wind”,有的翻译叫“飘”。就是讲那个学校附近的地方,南方人的一些故事。这个学校叫“Mercer University”,摩塞尔大学,也是一百多年的老校。这个学校给了我的一封信,我看了半天,没有那个“but”。给我的这封信写了一大堆,有的我看不懂,我就挑我看得懂的,就是“欢迎你”,然后又说几月几号,又写了一个金额(5000多美元)。我没注意到其他的字。当时信上有一个字,我忽略了。我没注意的是“probation”。我认为写的都是欢迎我。因为我当时真的只看我自己会的,我就认为录取我了,要不然干嘛告诉我几月几号,干嘛告诉我多少学费?结果,坐了就七天六夜的“灰狗”(Greyhound Bus)到了学校,真的是千里迢迢啊,从加州一路走到南方的乔治亚州。然后去注册办手续,突然间发现别的同学都拿到了学生证(Student ID Card),可是我的跟人家的颜色不一样。当我知道我不是一个正式生,只是旁听生的时候,而且我问清楚了什么叫旁听生,就是说你什么时候平均成绩达到80分,你才能够成为正式的硕士研究生,在这之前叫“probation status”,就是学术上还没有达到正式录取。
各位,假如我在离开加州之前知道这个字,我真的不会有勇气把我所有的储蓄、所有省吃俭用的钱去交给一所还没有完全承认我的学生身份的学校,我是不会去的。就在这个时候,我心里面产生了退学的念头。正在纠结,我收到我母亲的信,也收到我父亲的信。爸爸告诉我说,如果在国外实在是不喜欢,就叫我回来;可我妈妈讲,现在黄家的希望就看你,因为我们黄家没有一个真正读完大学,没有一个真正留学,你真的是有出息,妈妈为你高兴。又一次地提醒了我,从小她就告诉我,一生气不如争气。其实,现在回想,我当时并没有生气,我只是觉得我自己怎么那么差,连英文都没有搞好也敢去读!为什么“probation”这个词都没有仔细去看?并没有生气,但是觉得有点窝囊,很差劲,很对不起家人。可是,父母的信,这种呵护,这种包融,这种鼓励,我挣扎,一直在想,最后接受了“probation”的事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希望早一天能够脱离这个“probation”。总算还好,读了一年下来,总平均拿到了89,过了80,成了正式学生。
今天我跟各位讲这个故事,就是我的学生生涯并不是那么顺利,并不是一帆风顺。对呀,太阳都有黑子,何况人的生活?当然不可能没有缺陷。事实上,今天回过来看当年的“probation”,就因为我不明白才会去,如果一个人太聪明,什么都懂,很可能很好的机会就错过了。就算傻人有傻福吧。就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现在来安慰自己也好,但也这样过来了。也就是说,我们凭借着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精神,才能够继续地遨游,慢慢接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无情嘲弄。或许,这种无情的嘲弄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成全或成就。
今天的故事还想继续跟大家分享“天中小语”,那就是“完美顾客喜,缺陷也是美”。各位也许在其他的《熊大爷话生涯》中也听到过好几次“完美顾客喜,缺陷也是美”。本来在我的生涯中,我就一直认为“完美”对我来讲不是很明确,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学习上的完美、生活上的玩美、生涯上的完美,我追求的是迈向完美的过程中的那一个又一个的缺陷,每一个缺陷都带来了下一次回忆的时候的成全。所以缺陷也是美。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你说呢?谢谢你的收听!

旁听生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