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各位朋友,谢谢各位又来到了我们今天《熊大爷话生涯》的时间。今天要为各位讲的这个故事是《渡人渡己》。也就是说,渡人就是渡己。
这个故事几乎徘徊在我生命的无时无刻,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认知或者信仰?可能是跟我父亲母亲从小一直影响我有关。譬如说,我印象很深,我父亲在铁路局有一位同事得了肺结核。各位也许不晓得,现在癌症是一个绝症的话,大概在六七十年前,白喉就是一种绝症,在50年前,肺结核就是一种绝症。我父亲同事一个人在台湾,也是从大陆去的,台湾并没有什么亲人,但他对我父亲很好,一直跟着我父亲,所以我父亲想帮助这个病人,就不知道怎么跟我母亲开口。我父亲隐隐约约地谈这个的时候,我母亲却直接说愿意来照顾他。那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因为肺结核传染。我到现在回想,如果是我,我会不会去做?我现在的答案都不一定我敢去做。我到现在也没有办法理解我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勇气跟力量。的的确确,在我成长的过程当中,这一幕是最最难忘的。母亲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全、健康,是为了我父亲的一位同事,这个深深地影响着我。
后来,我在大学里做导游的时候,有一天,我一个很要好的同学,他的母亲病重送到医院,结果医院不接受,说一定要先交了保证金。人已经那个样子了,再不赶快给她入住、输液、急救,有危险的。但是,医院却冷冰冰地按照规章办事。那个时候,我同学束手无策,几乎快要崩溃了。看到这事,我就想到了我母亲怎么对我父亲的同事,油然而生的就是一种力量。我就把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我的摩托车,当了。没有了摩托车,我从学校到旅行社是很远很远的,我的工作会受很大的影响。但是,要赶快让同学的妈妈住院,除了到当铺,我没有第二个选择。后来,上班、下班真的好困难。同时,我母亲很少骂我,但那次她觉得我超越了她的红线。她说,黄家从来没有一个人把东西去典当,家里再怎么苦也不会要你去典当。我当时也没办法解释。我知道,除了典当之外,没有任何办法。
每一个人都不希望去典当,但是为了生活、信仰、生存,有的时候没有办法,不得不放弃很多。为人类奉献过无数欢笑的戏剧大师卓别林说过,如果你把平常的生活用特写的镜头去看,那生活就是一个悲剧。反过来,你用长镜头去看生活,生活里面就有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不一定是悲剧,很可能是喜剧。我不了解我母亲怎么能够这样从容地面对肺结核的传染,时间久了才了解,因为母亲信仰观音菩萨。我对观音菩萨没有像我母亲那样信仰,但是我的信仰是母亲,所以母亲的信仰就成了我的信仰。因此,我一直感恩生命当中每次遇到危险、彷徨,总感觉有观音菩萨的庇佑,总会遇到有贵人。或许,人人都有慈悲的心,人人都可以成为是观音。
“慈”是什么呢?“慈”是予乐,就是给予他人快乐。“悲”又是什么呢?“悲”就是拔苦,拔除别人的痛苦。能够本着这种对人对事的态度,给别人快乐,帮助别人,久了,你就会领悟到帮助别人其实是快乐自己,服务别人其实是成就自己。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你觉得呢?谢谢!

渡人渡己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