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各位朋友,又来到了我们《熊大爷话生涯》的时间,今天我要为各位讲的故事是《舒适的接触是安全感的来源》。
什么叫做舒适的接触?就是接触的整个过程,让对方觉得没有任何的压力,没有任何的做作,没有任何的虚情假意。能不能够对你有安全感、对你信任,彼此之间舒适的接触是非常重要的。我想先跟各位讲一个故事。以前学校里有一个教授拿这个做案例,我的确在这个案例中学到了蛮多。他引述的是当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哈利·哈洛教授的实验:观察印度恒河的猴子之间的关系。两只用铁丝网做的母猴分别放在A笼跟B笼子。这两只母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A笼的母猴的身上加很多很厚的绒布,而B笼里面的母猴就是铁丝网。分别在这两只母猴的身上放了五个奶瓶。每天,他会准时来喂奶。所以,他的第一个实验又叫“喂奶实验”。早上8点、中午12点、下午5点,小猴听到铃声就会去吃奶。第一个实验有个假设:他认为母猴跟小猴之间的关系是因为喂奶。结果观察发现,每当摇铃的时候,小猴都会上去吃奶,但是,没有摇铃的时候, A笼的小猴还是继续爬到它身上, B笼的小猴就没有出现,所以证明跟喂奶的关系不大。第二个叫做“受惊吓的实验”。他在 A笼跟B笼的外面突然间有爆炸声,观察两个笼子的反应。A笼的小猴子就往有铁丝网、外面还有绒布包的那个上面走,另外一个就往角落或者是门口冲。第三个实验“感情形成试验”,把猴子都带走,分开了90天后放回来。A 笼的小猴子又蹦又跳,跳上有绒布的母猴身上,但是B笼一点感觉都没有,就站在那儿,等下一次摇铃。各位,从这三个实验中得到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聚焦在如果经过了舒适的接触,彼此有一种安全感,也就建立了关系,会变得特别亲切、信任。
从这个实验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因为没有舒适的接触而会产生一些影响?我在念这个博士班的时候,有个教授也做过一个类似的案例。他要我们观察小孩在椅子上晃小脚。他的研究发现,没有小踏板,随他两个脚晃,这个孩子将来比较缺少安全感。也就是说,小脚如果不悬空,有一种舒适的接触,在后面成长的岁月里面会影响。这个让我想起,在我小学的时候,我们家在一个印刷厂边上,有一个比我大五六岁的工人,把他的脚踏车借我骑,还带我去打篮球。他的名字叫顾乃让。跟他相处的那段时间,让我感觉非常舒适、非常开心。这个影响到我很大的。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在于他有什么样的优势,最重要的,能不能够跟他建立信任、依赖,这跟舒适的接触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也养成了我今天对人对事所建立的信念,那就是要懂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够相互受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都是一种舒适的过程。因为只有透过舒适的接触,才找到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就容易建立互信,能够接受对方,甚至于宽恕。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的就是彼此之间从舒适的接触开始,好吗?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谢谢你收听。

舒适的接触是安全感的来源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