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内容早“知到”立即打开

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

黄天中·华侨大学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谢谢你,又来到了我们《熊大爷话生涯》的专栏。今天跟各位分享的题目是,“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

这边有一个故事。就是中国海尔集团张瑞敏先生砸冰箱的那个故事。事实上在他的整个故事当中发现到为什么海尔集团今天能够做得如此的踏实。总结了他们的企业文化,具有三个很大的特点。第一个中国的仁爱思想,第二个日本的纪律的精神,还有美国的创新。你综合看了以后就发现,他们的发展是从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开始。

应该是1985年的一天,张瑞敏先生的一位朋友到他的公司里买一台冰箱,挑了很久勉强选了一部没有毛病的产品。张瑞敏就把库房里面所有的冰箱都拿出来,一个一个的来检查,结果在这400多台冰箱里面,发现有76台都存在了各样不同的缺陷。他就把全场的职工结合起来,问大家该怎么处理。

这个时候有人说一台要800多块钱,把它报废了,很可惜的。有人建议,反正不要影响太大的话,我们就干脆索性低价的去销售。但当时的张瑞敏却义正言辞地说,“我要是同意把这76台冰箱这样的方式卖掉,很可能我们的工厂还会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

接着张瑞敏就下了最后的决心,把这76台的冰箱全部砸掉。他说“谁干的谁来砸”,工人们舍不得,毕竟这一台冰箱就是他们两个月的工资。张瑞敏看到这种情况,自己拿了大锤砸下了第一锤,现场很多人都掉泪了。

面对这样的一种场景,张瑞敏语气非常坚定跟大家说,“过去大家没有质量的意识,所以出了这一起质量事故,这是我的责任,所以这次我的工资全部扣掉。但是今后再要出现这种质量的问题,就是各位的责任了,谁出现了质量的问题,就要扣谁的工资。”也因此“质量”两个字在海尔冰箱的总厂所有的员工心目中落地生根。

我们自己家里或者办公室,有一个小的盆景,我们希望能够让它慢慢的成长茁壮,所以你要浇水,浇肥料。但是如果你的右手一方面在浇水施肥,你的左手一直却还是另外的去撒一些毒药。那么请问你,它怎么去成长?怎么茁壮?

举一个工作的例子。要在那家工作,你就说这家公司蛮好的,我愿意留下来,因为我有看到前途,看到希望。但同时又讲这边加班这么多,待遇这么少,外面的福利又少,所以你又在抱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份工作你如何能够持久呢?你要么就干脆勇敢地辞掉这份工作,要么就是应该静下来跟这个公司一起成长。因为只有这样的一种选择,你才会做到笑到最后。

今天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什么是抉择力呢?抉择力就是具备了探索自我和探索环境,从知己知彼,到知彼解己的过程,树立生涯目标,作出生涯的决策,采取生涯行动的能力。本来人生就是一个抉择和坚持的过程,不同的抉择成就了不同的人生格局。人生的抉择必须自己去做,没有人比你更加的了解自己。我常常也会自勉,我心若静,风奈我何。问题是当我做决策的时候,我要问我自己,我心是不是很平静,还是在得与失当中,久久而不能够做好决定。所以决定的时候要审慎,但是行动的时候要迅速。

我的人生我来规划,我的生涯我来决定。因为我相信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各位听众,你觉得呢?谢谢。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