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内容早“知到”立即打开

“黄包机”的故事

黄天中·华侨大学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大家好,谢谢你又来收听《熊大爷话生涯》。

今天我要跟各位讲的故事是,我在南加州大学念博士学位的时候,看到学校餐厅有一个海报,上面写着说去巴黎只要300多美元。我心里蛮激动的,特别向往巴黎这个充满浪漫的城市,很想去。但是300多美元在当时对我来讲是很大的一笔钱,于是我就想到了“15+1”这个模式。

那时候,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规定,预定15张票就视为团体票,可以提供一张免费票。我很想去巴黎,但又没有足够的费用,因此我就想,如果我能够找到15个人订票,那我这样就可以拿到那第16张免票了。但是,谁又会让我来帮他们订票呢?他们订票为什么要经过我呢?

于是,我写了很多张小广告,贴在宿舍、图书馆、餐厅的布告栏上。凡是想参加这次巴黎游的同学,只要跟我买票,不仅价钱跟在学校订票一模一样,我还能够免费帮忙打两篇小论文,在美国叫“essay”。结果有17位同学觉得这个蛮好的,反正交给学校也是这么多钱,交给我也是这么多钱,但是交给我的话,我会帮他们打小论文。

最终,我成行了。当时,我特别兴奋,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时真是无比的开心。当然,回来后稍微累了一点,要熬夜帮人家打论文,但我觉得是值得的。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虽然累,但我还是愿意尝试。因为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想要得到的东西。

在这个小故事当中,我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利他利我”。“利他”就是这17位同学都得到了他们所要的东西,当然,最重要的是 “利我”。我要成功,就一定要帮周围的人成功;我要快乐,就一定要让周围的人快乐。

后来,我发现了另外一个机会,我们就暂时称它为“商机”吧。我看到很多从台湾到美国来念书的同学,都离开家好几年了,但因为交通不方便,没有直飞的飞机,无法回去看望家人。我就看到了大家都有这样的需求。其实,我自己出来也好多年了,也想回去看看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回家的念头特别强烈,我相信其他同学也和我有着同样的感觉。于是,我跟全国各地的同学会联系,大家开始交流、探讨,然后我就尝试着去包飞机。

在我的经验中,只要提出一个构想,奇怪的就是,负面的否定总是比肯定多。因为对任何一个新的尝试,人们都会抱着怀疑的态度或持保留意见,没有经历过的事情都称之为“挑战”,感到没有把握。但是,我一直是蛮服从自己的冲动的,只要心中有冲动,就立马去做,几乎不愿意等到第二天。所以,当有了这个包机的构想后,我就不眠不休地跟各地方的同学会联系,说明这一构想,然后算好人数,由我代表同学会去跟航空公司谈。

不瞒各位听众,我那个时候碰了不少钉子,也看了不少白眼。别人都认为我没有钱,没有固定的人数,不是在浪费航空公司的时间吗?还谈什么包机!但是,在谈判中,我有了另外一个主意。我注意到航空公司的每班飞机都不可能坐满,所以想到了可以包一部分的位置。航空公司答应说,如果我不能够一次包一架飞机,但能够在三个月之内包下一定的位置,那也可以谈。

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模式之后,我发现哪怕是一两个人,也可以累计算入“黄包机”的总数。于是,我们先在正常客运的飞机上从18~20个做分包机。总而言之,我们终于的成功了,那几年在寒暑假一共包了27架飞机。

这又是一个“利他利我”的故事。“他”就是指所有有回家探亲需求的人,而我也是其中一员。我的动机来自使自己受惠,可是,在我受惠之前,我一定要先想想怎么能够让周围的人先得到好处。

“黄包机”给了我一个启发,即要成就自己的想法,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就要先帮助和我一样的人,让他们先得到好处、感受快乐。

讲今天的故事,主要是希望跟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一起来思考利他利我,把“利我”当作战略,把“利他”当作战术。只有把清楚了解自己的愿望,始终保有好奇心,向着目标前进,把目标变成事实。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你说呢?谢谢你的收听!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