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各位朋友,大家好,又来到了我们《熊大爷话生涯》的时间。今天,我想跟各位分享个故事,关于我们应该要关心的生命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生命可贵。我们就从这个故事来看看。那么,这个故事的题目叫《见义智为》,“智”就是“智慧”的“智”。
平常,我们习惯说“见义勇为”。当然,见义智为不是不为,而是告诉我们怎么样用更冷静、更科学的方法去为,应该是见义勇为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生存的积极习惯。
好了,现在我们来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西雅图,有一家人从大连移民到西雅图,爸爸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妈妈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他们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在读初中二年级。到了西雅图没多久,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有一次学校大火,大家都救人的救人、逃的逃。这位小女孩奋不顾身地跳到现场,为的是救两个同学出来。她所接受的教育是要奋不顾身地去救别人。问题是,同学她是救出来了,可是自己却没有时间离开现场。
大家都蛮难过的,觉得她是舍己为人。但是,这在美国当天的电视跟其他的媒体上却成了反面教材。他们的观点是,这个孩子应该先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更要关心父母的感觉跟感受父母的生命,然后再去救别人。结果,美国的舆论造成那个学校的校长被迫辞职,然后教育局的局长记过。后来,学校也有解释,说她是一个刚移民来的孩子,没有接受完整的生存训练,也就是逃生课程。
这个观念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思考,那就是,当然应该见义勇为,但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救人之前要先学会自救。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当然,对于见义勇为的精神,绝对应该有着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而且要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因为我们有着一腔热血,而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救助行为。那个时候就应该考虑到是不是有其他相应的生存技能或者运用其他的救援方式,而避免自己生命的不必要的牺牲。
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跟大家一起分享,一种文化认为要不顾一切地去救别人,当然有它的一定的精神,但是不管是在哪一种精神或者行为下面,还要想到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自己还很年轻。因此,我们今天谈这个故事,是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考虑生命的重要性跟生存的关系。
在我们今天探讨的快乐生涯里面,有四个部分是不可分开的: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涯。谈到今天的故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各位如果在生活里,由于讲义气、多喝了一点、熬夜等等,结果不小心把身体搞坏了,或者做了一些当时主观观念上觉得很对的事情。所以我很想跟各位分享,我们自己身体健康、平安,其实是对家人表达爱意的另外一种方式。
反过来说,用一句英文来讲吧,“no news is good news”。如果每一天的生活里,你都平平安安的,没事儿,其实就是最好的。家人们的担心是各位有时候没有办法理解的。隔了几天没听到电话啦,没接到短信啦,他们的着急,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充分(理解)。除非有一天,你也到了当爸爸妈妈的年龄,到熊大爷这样子的时候,你就会发觉,我们任何一个人热爱生命、身体健康,其实就是对家人最好的爱。因为我们身体好了,生活过得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其实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你觉得呢?谢谢你的收听。

见义智为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