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内容早“知到”立即打开

分蛋糕的故事

黄天中·华侨大学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熊大爷话生涯》的题目是《分蛋糕的故事》。

在很多的谈判学当中都会用分蛋糕的故事来作为案例。今天,我为各位讲的这个故事是,有一家人,爸爸买了一个非常好吃的巧克力蛋糕,他家两个小孩,要怎么样来分。做父亲的当然知道哥哥想多吃一点,妹妹也想多吃一点。但是,要怎么分才能够让这两个小孩觉得做爸爸的是公平的。这个时候,爸爸就把这个蛋糕放在桌上,请哥哥先来切。然后哥哥就很高兴,想按照他的方式来切。他的方式是什么呢?多切点,这是他的第一反应。因为爸爸也没说什么,所以他也没有想到其他的。但就在那一霎那,爸爸说:“你切完了蛋糕之后,请把刀放在桌上,然后妹妹来选要吃哪一半。”哥哥发现这里面有文章了,不能够用原来的想法来切蛋糕了。因为按原来的想法,如果被妹妹选了多的那半,那怎么办?那妹妹不是多吃了吗?不行。他改变了原来切蛋糕的方法。切完了之后,哥哥把刀放下来,非常客气地跟妹妹说:“哥哥从小就对你很好,对不对?所以,今天的蛋糕,你要选哪一边,哥哥都没有意见。你慢慢地选。”其实,这个时候,哥哥心里想的是,选啊选啊,你想选多一点,门儿都没有,早就帮你切得差不多一样了。这是哥哥的心情。而妹妹的心情更复杂:你真的切得很公平吗?真的是二分吗?妹妹是左看右看。为什么?她想抓住最后的机会,看看哪一边多一点。当然,她不会说“谢谢哥哥,你切得很公平”。因为她全部的时间都在想要选哪一半。

那么,这个故事暂时就讲到这儿,下面我来为各位分享。也许有人会说哥哥应该让妹妹嘛,因为长幼有序;也许有人说妹妹应该让哥哥,因为孔融让梨;也许是不是再请爸爸买个蛋糕,等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来寻求最好的双赢。

故事当中的那个男孩,刚要切的那一霎那,他想多切一点,因为后来爸爸说由妹妹先选,所以他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当然,这有的时候也可以叫“二分法”。分蛋糕这个故事说明了合作的本质,那就是要利我先要利他。这也是谈判学会用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不要把自己变成被动或者不公平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谈判比喻成是一种博弈,但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迈向双方合作的起点。这个故事其实更说明的是,如果我们想要自己快乐,其实一定先要让别人快乐;要想自己成功,一定先要让别人成功。

在这个故事的后面,我们可以去想象,如果这个蛋糕不是用这种的方法来分的话,那很可能就会一方高兴,一方不高兴。在这个故事当中,我想建议给各位的有下面两点。

第一,如果你有机会来切这个蛋糕,那么就要让对方去选。最不合适的方法就是你来切,你来选,然后交给对方说这份是你的。当然,如果你换位思考,你就会发觉别人也不会喜欢这样子,因为切也是你、选也是你、分也是你,这之间的不公平就不能够被接受。

更重要的一点,当别人来切蛋糕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我们要站在选的这个位置上。也就是,我们绝对不能够妥协或者是包容切也是你选也是你,而自己站在一个被动的位置,这不是我们切蛋糕的故事所乐见的。我们要有一种淡定,我们要有一种从容,甚至于包容,但是,基本的条件是,你应得的是绝对不能够妥协的。

一般在我们进行谈判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要双赢,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双赢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今天的故事里,我只是跟各位谈到公平或者是双赢的第一个方式。是用分蛋糕的故事。但是在下一次另外一个故事的时候,我还要跟你谈一个分橘子的故事。那个故事跟这个故事是不一样的。这个故事,我觉得比较消极一点,就是在一个既定的、现有的模式、方式上做一个重新的分配,是站在一个切与选的框架里,并没有用到更多的技巧、智慧、战略或战术。

所以,在今天的这个故事里,各位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样的一个切蛋糕的故事可以引发很多很多其他的一些方式。

各位听众、各位朋友,你觉得呢?谢谢!

请订阅专栏,学习完整内容

订阅专栏